您好,欢迎访问白城市生态环境局!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白城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题新闻发布会实录
来源: 时 间:2025-04-01

 

  

  3月28日,白城市生态环境局举办“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题新闻发布会。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吉林日报、白城发布、白城日报、指尖白城、白城融媒。

  以下为全文实录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白城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布会现场,我是本场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白城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科负责人张心阁,很高兴和大家见面交流。本次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四位发布人,白城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石志平;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副科长李佳,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员李永滢,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刘先军。我们将向大家介绍白城市水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首先,由石志平副局长通报一下全市2024年和2025年1-2月水环境质量状况,并介绍我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有关情况。一、全市2024年和2025年1-2月水环境质量状况(一)国控断面水环境质量2024年整体情况。我市6个国控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国家考核目标。其中群昌水库断面为Ⅱ类,水质优;哈尔戈、月亮湖下、到保大桥、向海水库(一)(去除氟化物评价)断面为Ⅲ类,水质良好,优良水体占比83.3%,同比上升16.6个百分点。

  2025年1-2月份水质情况。对比去年同期,群昌水库由Ⅱ类提升至Ⅰ类;到保大桥、月亮湖下由Ⅲ类提升Ⅱ类;哈尔戈水质比较稳定,均为Ⅲ类;向海水库(一)由Ⅳ类提升至Ⅲ类;莫莫格由Ⅴ类提升至Ⅳ类。优良水体比例为83.3%,与去年同期提升16.6个百分点。 

  (二)省控断面水环境质量

  2024年整体情况。我市7个省控断面中,镇西大桥、西河夹信子断面为Ⅱ类,水质优;知青场、向海水库(二)、月亮湖泡上断面为Ⅲ类,水质良好,优良水体占比71.4%。同发牧场断面为Ⅳ类。大安灌区入口断面为劣Ⅴ类。

  2025年1-2月份水质情况。对比去年同期,镇西大桥、西河夹信子水质稳定,均为Ⅱ类;向海水库(二)水质稳定,均为Ⅲ类;知青场由Ⅳ类提升至Ⅲ类;同发牧场去年一季度断流无数据,今年水量较大且水质较好,目前水质稳定在Ⅱ类;大安灌区入口去年一季度因不具备采样条件无数据,今年一季度水质为Ⅴ类。

  二、我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有关情况

  “十四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省生态环境厅的正确指导下,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聚力打好碧水提升攻坚战,推动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考、省考断面水质排名节节升高。下面,我介绍一下水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严格国控断面水质管控

  白城市“十四五”期间新增的向海水库(一)、莫莫格国控断面一直以来持续呈现劣Ⅴ类水质,未达到地表水水质考核标准Ⅴ类要求。在完成向海水库(一)和莫莫格两个劣Ⅴ类断面本底值论证工作后,2023年第三季度起我市考核断面排名和水质改善幅度均有所提升。为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得到改善,我局自2024年初起着手强化水质管控,严格实行“四个第一时间”水质管控机制,推动区域水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我市水质巩固提升取得实效。截至2024年底,我市6个国考断面全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优良水体比例83.3%,较去年提升16.6个百分点。在生态环境部通报2024年第二季度和1—6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中,我市已不在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后30位城市之列。2024年,莫莫格断面水质变化情况排名全省第2。

  (二)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白城市共有6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其中白城市本级2个,大安市、洮南市、镇赉县和通榆县各1个,均已完成保护标志牌等警示标志的设立工作,完成了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对市本级水源地每月开展一次水质监测,水质全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达标率100%,其他县级水源地每半年监测一次。全过程监管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的水质安全,定期公开水质监测数据。我市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共85个,其中,集中式31个(含1个“千吨万人”水源地),分散式54个,均已完成保护区划定批复。我市乡镇级以下饮用水水源共有2583个,其中,集中式71个,分散式2512个,均已完成保护范围划定批复。2024年已全部完成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边界设立地理界标、警示标志或宣传牌,必要时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农村“千吨万人”水源地水质实行一季度一测。全市2583处农村供水工程均正常运行,供水水源地井房周边30米范围内无污染源。

  (三)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我市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规范化建设工作,对全市排口建立档案,依规实施监测,2019-2023年已依法取缔封堵措施取消排污口3个,清理合并取消排污口1个。2024年度,我市在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局于2024年初开展了《白城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实施方案》评估工作,年中开展了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复查复核工作,并印发了《白城市污水直排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方案》,开展污水直排口专项排查工作,同步完成了年度全国排污口监督管理信息化平台填报工作。2024年全年,我市由33个排口增加为47个排口。下步我市将建立健全排污口档案管理制度,坚持全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明确排污口的责任主体,重点加强对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排放渠道的排查,切断污染源头。

  (四)积极推进查干湖生态修复

  查干湖是我省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的“金字招牌”,其上游及部分水体位于我市大安市境内。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查干湖保护工作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查干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安排部署,推动查干湖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我局于2024年6月成立查干湖工作专班,定期召开查干湖工作专班推进会,专门负责督导湖泊的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针对查干湖水质问题,我局制定了查干湖水质监测方案,按照专家意见确定了12个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位,涵盖了我市域内查干湖上游主要区域,全年共开展21轮监测,力求全面了解查干湖水质状况,为后续水质改善提供可靠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生态环境厅决策部署,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三水”共治,补齐水污染防治短板,完善水环境治理体系,提升水生态修复能力,以高品质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最后,希望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我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宣传和监督,动员全社会来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谢谢大家。

  吉林日报记者: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工作,并将其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请问我市在水源地保护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实施成效如何,下一步工作如何考虑?

  主持人:这个问题请李佳科长回答。

  李佳:感谢您的提问。饮用水源保护关系千家万户,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我局始终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决筑牢饮水安全保障防线。近年来,我局持续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和管理工作,严格遵循相关政策法规,组织各县(市、区)分局深入开展保护区划定、设立标识牌等工作。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十四五”期间,我市重新划定了40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和1920个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范围,进一步规范了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管理。

  2024年,我局同步开展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违法问题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县城、农村“千吨万人”及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查找水源地监管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短板,并规范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界立标工作。通过建立问题清单,督促问题整改,我市已进一步提升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水平,规范化建设完成率100%,切实保障了水源地饮用水安全。我局将继续以饮水安全为重点,确保广大群众可以喝到安全放心的饮用水。

  白城发布记者:

  我市水生态环境执法取得哪些进展?

  主持人:这个问题请刘先军支队长回答。

  刘先军:感谢您的提问。白城市生态环境局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要求,结合省厅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全面加强水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开展系列生态环境执法工作。

  一、压茬开展综合执法行动

  春季清河专项行动。全市共出动人员1114人次,出动车辆167台次,清理各类垃圾96处,共302.1立方米。其中,河湖生活垃圾52处,96.8立方米;建筑垃圾6处,15立方米;畜禽粪便15处,13.3立方米;柴草垛18处,157立方米;水草5处,20立方米。

  秋冬会战。开展涉水企业检查,发现违法问题数3个,责令改正2个,处罚案件2个,处罚额度4万元,移送拘留1个。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专项执法检查,发现违法问题1个,责令改正1个,处罚案件1个,处罚额度2.75万元。

  二、常态化开展专项执法

  守卫“清澈河水”专项执法。全市共出动执法人数259人次,执法车辆112台次,检查企业数184家。共排查问题19个,主要为河域岸线存在生活垃圾问题,均已立整立改。期间,镇赉县分局与大庆市生态环境局杜尔伯特县分局按照《嫩江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方案合作协议》,联合开展了以“共饮嫩江水 共筑生态梦”为主题的嫩江两岸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行动,确保嫩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

  强化监督执法监管。2024年,对市辖区内37家城镇污水处理厂开展执法检查,对5家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水污染物违法行为依法处罚,罚款101.7万元。全市发现“散乱污”企业2家,通榆县分局取缔利用渗井、渗坑生产塑料颗粒,并处罚30多万元;洮北区大队取缔利用渗井、渗坑生产塑料颗粒,并处罚35万多元,并移交给公安部门。

  下一步,在“十四五”收官之年,我局将继续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全面落实年度重点工作部署,开展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进一步严厉打击生态环境领域违法行为,切实推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提升。

  白城日报记者:

  目前,我市正在全域范围内开展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请问规范化建设具体内容是什么,能达到什么效果?

  主持人:这个问题请李佳科长回答。

  李佳:为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生态环境部于2024年10月16日颁布了《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该《办法》明确了入河排污口的定义、分类、设置、规范建设、监测、监督检查、信息公开等要求,进一步健全了入河排污口的监管制度,补充完善了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这为持续推进碧水保卫战,保护美丽河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也为我市的入河排污口监管工作开启了新篇章。

  近年来,我局全面推进洮儿河、嫩江干流(支流)的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工作,多次开展排查整治。2024年6月8日,我局开展了历时30天的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复查复核工作,重点复核了我市境内洮儿河、嫩江、霍林河、蛟流河、月亮泡、查干湖等重点河流湖泊。7月16日,我局印发《白城市污水直排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方案》,历时38天,再次核查我市4条主要河流、2个湖库、5条支流,排查出4个污水直排口。目前我市共有47个排口,已全部实现清单化台账式管理。下步我局将对全市重点入河排污口从“受纳水体—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单位”进行全链条监督管理,提升我市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水平。

  指尖白城记者:

  2024年我市水环境质量有所提升,监测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2025年如何开展呢?

  主持人:这个问题请水科科员李永滢回答。

  李永滢:2024年白城市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精准聚焦关键、靶向出力发力,在辅助决策、执法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了监测数据的重要保障作用。在辅助决策上,为更好掌握全市国、省控水质监测断面水质变化情况,白城市生态环境局坚持实时监测、及时预警,科学调整监测频次,实行加密监测,将每个断面每次1个固定采样点,拓展为断面坐标中心及周边一定范围内设置2到3个点位,全面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一年来重点对域内13个国、省控断面及周边共30余个监测点位的重点指标开展了加密监测工作,获得监测数据2000余个。2025年将继续坚持四个“第一时间”,即第一时间掌握断面点位及周边水质情况、第一时间分析超标原因、第一时间开展溯源调查、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治理,抢得先机、赢得主动。通过开展加密监测及时提供水质变化研判及预警信息,为水环境治理科学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确保断面治理有效,全面推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如果记者朋友们还需要深入采访的,会后可以与我联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初审:郑青春

复审:张心阁

  终审:石志平

  

 

白城市生态环境局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白城市生态环境局    地址:白城市胜利西路258号
吉ICP备17005202号 网站标识:2208000025 吉公网安备 22080202000173号
联系电话:0436-3322828 传真:0436—3322828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