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结合工程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特点,合理安排施工时序,严格落实施工期各项污染防治措施,防止施工噪声、废水、废气、扬尘、固废等影响或污染周围环境。
二、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生活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施工废水排入沉淀池,上清液部分回用,沉淀下的泥浆和固体废弃物,与建筑渣土一起处置。运营期不产生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无废水外排。
三、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产生的扬尘需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运输车辆应加盖苫布等防尘措施;降低施工期扬尘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在运营期间,无废气排放。
四、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加强施工场地管理,采用合理布局施工设备作业位置,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设备,控制车速等措施进行控制。营运期车辆噪声具有间歇性和短暂性的特点,采取加强车辆保养和维护,减少停车怠速时间,确保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区标准要求。
五、严格落实固体废物处置措施。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定期委托环卫部门统一处置,建筑垃圾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临时堆存。在营运期间产生废包装袋暂存于危险废物贮存库内,由具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项目涉及的危险废物贮存库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及《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的规定设置。
|